廣東五級林長制體系:啟動“林長綠美園”申報認定工作
近日,廣東省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于開展2022年廣東省林長綠美園申報認定工作的通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認定一批林長綠美園,推動林長制工作走深走實。省級及以上部門(單位)可向省林長辦申報。省林長辦將組織有關專家對各地推薦的材料進行審核和實地抽查,按程序報批后授予“廣東省林長綠美園”稱號 Continue reading 廣東五級林長制體系:啟動“林長綠美園”申報認定工作
近日,廣東省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于開展2022年廣東省林長綠美園申報認定工作的通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認定一批林長綠美園,推動林長制工作走深走實。省級及以上部門(單位)可向省林長辦申報。省林長辦將組織有關專家對各地推薦的材料進行審核和實地抽查,按程序報批后授予“廣東省林長綠美園”稱號 Continue reading 廣東五級林長制體系:啟動“林長綠美園”申報認定工作
近日,由陜西省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主辦的“關注森林 熱愛自然”青少年自然教育示范活動舉行。在秦嶺國家植物園內,青少年們來到科普館、標本館、??茖n悎@,觀賞、學習植物知識。隨后,遠足3公里來到橡樹園及秦巴園,親身感受秦嶺植物的豐富與多樣。近日,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等聯合印發《國家公園示范省自然教育基地認定指南》。 Continue reading 陜西舉辦青少年自然教育活動,青海印發自然教育基地認定指南
推動研學旅行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不是單純地在鄉村地區開展研學活動,也不是簡單地在鄉村發展中增加研學元素和產品,而是要從“育人”的高度,充分挖掘和展示鄉村所蘊含的經濟價值、政治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和生態價值,跳出單一的旅游思維,促進研學旅行與鄉村在經濟、生態、文化、治理等方面深度融合。 Continue reading 農旅教融合:推動研學旅行工作與鄉村振興事業同頻共振發展
近日,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直屬機關黨委、省自然教育辦、黑龍江東北虎林園聯合舉辦了“綠色龍江 青春行動”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自然教育實踐活動。近日,荷蘭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國際環境雜志》上發表論文稱,在人體的血液中發現了微塑料,而且這些微塑料也可能進入人體器官。消息一出,引發公眾普遍關注。 Continue reading 黑龍江開辦主題自然教育實踐活動,只有耕地健康我們人類才會健康
內蒙古自治區依托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綜合考慮地區差異建設農田防護林,科學選擇適合當地條件的主要樹種和配置模式,優先選用表現良好的鄉土樹種,合理布局林帶的走向、間距和寬度。近日,“山東省聊城市礦柱林場生態修復”項目獲中國綠化基金會批復,成為山東省首個省級“互聯網 全民義務植樹”捐資項目。 Continue reading 內蒙古優化農田林網配置和樹種,聊城生態修復項目獲綠化基金會批復
山東省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舉辦了第四期“青島市園林林業科技活動周”??萍贾苁兹?,在青島中山公園桂花苑廣場,集中開展了面向中小學生等青少年群體的公益科普宣傳,拉開了本次科技周活動序幕。湖南省長沙市舉行了首屆“長沙茶油”產銷對接會。來自全省的各大商貿流通企業、餐飲企業、新零售商超、電商企業以及茶油供應商聚集一堂開展洽談交流。 Continue reading 青島開展綠色科普宣傳活動,長沙舉行“長沙茶油”產銷對接會
5月26日,廣東省林業科技服務年暨科技活動周送科技下鄉活動在梅州市平遠縣八尺鎮舉行。近日,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林業發展中心開展了主題為“科技強林促增收,知識產權普法周”的林業科技周活動?!盎ㄋ噹煛薄皥@藝師”大家可能耳熟能詳,而“樹藝師”卻是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近日,在廣東深圳,“樹藝師”職業技能證書發布暨開班儀式在蓮花山公園舉辦。 Continue reading 廣東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深圳開啟“樹藝師”職業技能培訓
農業文化遺產從某種意義下體現了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文化景觀的綜合特點,是一類復合性遺產。需要地方政府組織相關專家和文化學者,認真梳理整合相關的內容,組織編寫出農業文化遺產相關的科普讀物,在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和研學旅行課程,讓這些散發著濃厚土地芬芳的教材走進學生的心田,讓農業文化遺產成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項目。 Continue reading 農業文化遺產集自然,文化遺產與文化景觀為一身,如何保護和發展?
2022年年初,在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就指出了要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推進智慧農業發展。接著,國務院又印發了《“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這一政策規劃進一步明確發展智慧農業,建設一批數字田園、數字灌區和智慧農牧漁場。近日,農業農村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分區分類創建100個左右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Continue reading 智慧農業:2022年初連發5政策,今年擬創約100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近年來,湖北武漢和鄂州兩地圍繞“湖清、水優、岸綠、景美”目標,加大梁子湖水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梁子湖的水質與生態持續改善,成為候鳥棲息地。3月初,梁子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不時有大雁、天鵝、野鴨等從頭頂飛過,在領頭鳥的帶領下,向著北方飛去。萬傾碧波之上,一群群精靈翩然起舞,冬候鳥陸續集結北遷的美景不時出現。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四十屆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暨鳴翠湖第十六屆愛鳥周活動拉開帷幕。 Continue reading 湖北第二大湖泊成為候鳥棲息天堂,寧夏啟動“愛鳥周”科普教育活動
讓農業文化遺產活起來,需要充分發揮其在農產品供給、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多種功能,提升其多元價值。保護農業文化遺產,僅僅依靠各種組織、規范遠遠不夠,要想讓文化迸發出生機,需要每一位村民的積極參與。還需要地方政府組織相關專家和文化學者,認真梳理整合相關的內容,組織編寫出農業文化遺產相關的科普讀物,在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和研學旅行課程,讓這些散發著濃厚土地芬芳的教材走進學生的心田,讓農業文化遺產成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項目。 Continue reading 如何保護發展農業文化遺產:建立參入激勵機制,以產業促推合理利用
向陽草木青,明媚春光暖,又是一年春歸時。位于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境內的安民山到處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山腳下的層層梯田里,綠油油的麥苗長勢喜人,像一張偌大的綠地毯盤繞在安民山四周。小喬木側柏更是以其常綠的樹葉為安民山帶去清心去煩的馨香,“花之貴妃”的海棠正紛紛美麗妖嬈的競相開放,攀緣在墻壁巖石上的爬山虎也悄悄穿上了綠裝。許多群眾正在安民山腳下的花海中、池塘邊、步行棧道上拍抖音、快手等短視頻。 Continue reading 生態修復復墾案例:山東廢棄礦山治理3年后成鄉村游網紅打卡地!
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的“山西特色鄉土草種植物標本”制作大賽正式啟動,該大賽將于2022年9月10日結束。大賽目的是進一步彰顯草原的生物多樣性特點,展現山西草原的獨特自然魅力。目前,雅安名山區茶葉種植面積達到35.2萬畝,以茶葉為依托,名山區大力發展“茶+桂”“茶+花”“茶+果”復合模式,走出了一條茶旅融合發展的路子,發展休閑鄉村旅游,撐起了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半壁江山,這在全川乃至全國都不多見。 Continue reading 山西啟動鄉土植物標本制作大賽,四川名山打造農茶旅融合新樣板
貴州省林業局召開中德財政合作貴州省森林可持續經營項目總結暨自然教育基地建設會,項目建設過程中引進了德國自然教育理念,中德合作在貴陽長坡嶺建成全國省會城市第一個森林體驗教育中心 ,發布第一批省級自然教育基地10個,推動貴州省自然教育的發展。以豐富自然資源為依托,眉山片區將“瓦屋四季”主題的自然科普課程,延伸為“生態行、科考匯、小衛士、童年夢、美育家、生存營”六大自然教育主題,設置了4個碧山課程、4個映雪課程、21個特色課程和18個擴充課程。 Continue reading 貴陽建成首個森林體驗教育中心,四川打造山水自然教育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