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即將開幕,我國農業文化遺產數量居世界首位
為了推動遺產地之間開展多樣化自主互動,支持構建機制化的交流平臺,共同提升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能力和水平,我國將于7月17日至19日在浙江省青田縣舉辦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當前,有的地方將遺產地作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目的地進行推介,開發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生態康養等項目,帶動食宿行游購娛等各環節增值; Continue reading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即將開幕,我國農業文化遺產數量居世界首位
為了推動遺產地之間開展多樣化自主互動,支持構建機制化的交流平臺,共同提升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能力和水平,我國將于7月17日至19日在浙江省青田縣舉辦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當前,有的地方將遺產地作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目的地進行推介,開發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生態康養等項目,帶動食宿行游購娛等各環節增值; Continue reading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即將開幕,我國農業文化遺產數量居世界首位
近日,記者在賀村第一小學的養殖園里看到,兔子在籠子里悠閑地吃著菜葉,圍欄上兩只鴿子“嘀嘀咕咕”,看著正在圍觀的學生們。這個養殖園是學生們的開心樂園。班主任毛蕾為學校推出的領養機制點贊,“把原本在校園里的小動物托付給孩子帶回家照顧喂養,給孩子們帶來一次特殊的家庭研學體驗,也讓他們在勞動實踐中體驗養育生命的不易?!?Continue reading 小學里的養殖園:學生通過德育“貨幣”,把校園的小動物領回家
山東省精品旅游促進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22第三屆山東省研學旅行創新線路設計大賽和山東省精品旅游文創設計大賽”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舉行。山西省首屆研學旅行課程設計大賽決賽中,共40個研學課程設計團隊進入決賽。決賽環節,經過課程講解展示、現場答辯、評委點評等環節,評審組專家從課程介紹、課程目標、可行性分析、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安全保障六方面進行現場打分,院校組和社會組各評選出前十個精品課程進行獎勵。 Continue reading 山東山西開展研學旅行創新設計大賽,福州推出好年華聚福州研學活動
5月30日,雅安市雨城區草壩鎮桂花村內雅安鳳鳴農業科技示范基地,1號大棚內綠油油的草莓苗長勢喜人。日前,在揚州市江都區吳橋鎮的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項目建設現場, 工人們正忙著切割鋼材、安裝玻璃,示范園蔬菜科技展示溫室建設如火如荼。今年示范園項目將打造蔬菜科技展示溫室、科普示范基地、稻田農耕文化、糧食烘干等4個新項目 Continue reading 在建之中的農科基地:雅安雨城區數字農業與揚州江都區現代農業產業園
近日,聯合國糧農組織首次通過線上方式完成考察,正式認定我國3個傳統農業系統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分別是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和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截至目前,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增至18項,數量居世界首位。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是我國入選的首個游牧農業遺產地 Continue reading 新增三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福建安溪茶,赤峰游牧系統,涉縣旱作石堰梯田
全國各地都出現了各式各樣主題的現代農業園區,有的與農業生產結合,有的與旅游結合,有的與果業或林業結合等,其產業鏈上涉及了農業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環節,例如農業新技術引進、標準化生產、農產品加工、營銷、物流等各種形式。成熟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開展中小學研學勞動實踐教育,既具有先天優勢,也具有良好的綜合效益及經濟效益。通過幾年的摸索,總結出一種農園勞動教育模式,課程分為5個步驟:前期準備階段、主題導入講解示范、學生實踐動手 Continue reading 開辟農教融合新路徑,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何開發研學勞動教育課程?
讓農業文化遺產活起來,需要充分發揮其在農產品供給、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多種功能,提升其多元價值。保護農業文化遺產,僅僅依靠各種組織、規范遠遠不夠,要想讓文化迸發出生機,需要每一位村民的積極參與。還需要地方政府組織相關專家和文化學者,認真梳理整合相關的內容,組織編寫出農業文化遺產相關的科普讀物,在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和研學旅行課程,讓這些散發著濃厚土地芬芳的教材走進學生的心田,讓農業文化遺產成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項目。 Continue reading 如何保護發展農業文化遺產:建立參入激勵機制,以產業促推合理利用
自然教育,是近代教育啟蒙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恒法則,傾聽人的身心自由發展的教育。這種教育理念與實踐在歐洲文藝復興后大興,許多教育家運用自然萬物生生息息的自然法則踐行自然教育。深冬漸進,微陽向暖,一場別開生面的教育活動,讓滎經古城田野自然學校凌冬散盡,熱鬧非常。20余個蔬菜攤位齊聲叫賣、拍賣臺的學生代表忙著推銷精品蔬菜、農耕文化區的文化宣傳員們正擺弄秤桿、游戲區的大人小孩排著長隊套蔬菜,小小農耕文化宣傳員現場演示傳統農具的使用 Continue reading 雅安市滎經縣:著力打造國內田野自然教育體系第一縣
近日,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實施意見》共41條,是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化、細化、具體化,也是陜西省今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任務書、路線圖?!秾嵤┮庖姟窂娬{深化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其中明確,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等建設,實施和創建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優化鄉村旅游產品供給,提升鄉村民宿、農家樂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由中國經濟信息社與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編制的《中國·甘肅鄉村旅游發展指數報告(2021)》于3月29日通過新華財經云直播平臺正式發布。 Continue reading 陜西文旅助力2022年鄉村振興工作,甘肅即將發布鄉村旅游發展報告
3月8日記者獲悉,根據各區域所處功能區、農業自然環境條件等,甘肅省將打造現代絲路寒旱農業“一帶五區”新格局。甘肅是中國農業文化起源地之一,農耕文化底蘊深厚、與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農業交往歷史悠久、通道樞紐功能明顯、高寒干旱氣候條件的土地資源豐富,成為了當地官方著力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的殷實“家底”。廣袤的戈壁灘、毗鄰絲路沿線國家的地理優勢是中國海升集團“落戶”甘肅的理由,發運至俄羅斯的黃色、橙色、紅色等多種顏色的水果辣椒便產自該公司。 Continue reading 甘肅:行走在絲路上的“現代寒旱農業”,打造“一帶五區”新格局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提出,將符合要求的鄉村休閑旅游項目納入科普基地和中小學學農勞動實踐基地范圍。3月1日,農業農村部發布文件進一步部署落實中央一號文件政策。早在2020年,農業農村部和教育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教育主題活動的通知》指出,力爭用3年到5年時間,打造一批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實踐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實踐教育活動品牌。2022年會有哪些鄉村休閑旅游項目可以納入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 Continue reading 2022年中央1號文件:將符合要求的鄉旅項目納入中小學學農勞動實踐基地
2021年11月,農業農村部公布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山西陽城蠶桑文化系統等21項傳統農業系統入選,包括20個新增項目和1個擴展項目。至此,農業農村部已認定了六批、合計13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截至2022年1月,全球共有22個國家62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涵蓋亞洲、非洲、美洲和歐洲。其中,中國擁有15個GIAHS,居世界各國之首。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申報書提綱:概要部分;農業文化遺產介紹部分;保護和發展措施部分; Continue reading 截至2022年1月,我國擁有15項全球級及138項中國級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從整個農業產業發展的角度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非常重要,具有普遍性的使用價值,超越了單個的企業品牌。農產品區域品牌是農業品牌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國內部分學者從獨特自然環境資源、悠久生產加工歷史視角來對農產品區域品牌進行界定,農產品區域品牌是基于獨特自然資源和悠久種養加工歷史的農產品,經長期發展而被世界所公認。因此,統籌推進農業區域品牌建設是我國當前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Continue reading 我國農產品地域公用品牌發展:問題有哪些?對策建議是什么?
2021年1月25日,七部委印發《關于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市監標技函〔2020〕207號),明確了五大方面三個層級的農村人居環境標準體系框架,確定了標準體系建設、標準實施推廣等重點任務,提出了運行機制、工作保障、技術支撐、標準化服務等四個方面的保障措施。2021年12月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Continue reading 農村人居環境政策:明確建設標準體系,印發和實施“五年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