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次發布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五年規劃,省政府印發鄉村國土空間規劃

記者從生態環境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四川省“十四五”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已于近日出臺。為完成目標,《規劃》設置11項具體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6項,預期性指標5項。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以鄉村國土空間規劃引領縣域內片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Continue reading 四川首次發布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五年規劃,省政府印發鄉村國土空間規劃

案例:生態農業鄉村旅游建設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總投資12,000萬元;占地面積1,225畝;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預計本項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約39.6萬人次,按全年運營300天計,則項目運營期日接待量1320人次。規劃區:包括入口接待區、中心農莊、峽谷探幽區、巖人花谷、元帥緬懷區、驛站商業區、濱河娛樂區、果蔬觀賞采摘區、三里荒避暑露營區、油牡丹主產區等。 Continue reading 案例:生態農業鄉村旅游建設項目可行性報告

縣區森林資源開發項目案例:林業碳匯項目可行性報告建議書

本項目可行性報告是根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有關政策要求,為充分開發我縣森林資源,創新林業發展機制,積極探索生態扶貧新路徑,助推鄉村振興的新動力,因地制宜開發林業碳匯資源項目。本項目由碳匯公司負責立項(可行性報告)、材料編制、申報、實施、管理、交易和增值及上述過程中產生的資金投入,碳匯公司承擔項目申報不成功的巨額投資風險。 Continue reading 縣區森林資源開發項目案例:林業碳匯項目可行性報告建議書

案例:生態修復項目可行性報告及工程設計包含哪些內容?

生態修復工程設計上,一是從保護環境角度考慮,減少資源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二是從商業角度考慮,降低成本、減少潛在的責任風險,以提高競爭能力。生態修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則要以其工程設計內容為基礎進行論證。 Continue reading 案例:生態修復項目可行性報告及工程設計包含哪些內容?

甘肅:行走在絲路上的“現代寒旱農業”,打造“一帶五區”新格局

3月8日記者獲悉,根據各區域所處功能區、農業自然環境條件等,甘肅省將打造現代絲路寒旱農業“一帶五區”新格局。甘肅是中國農業文化起源地之一,農耕文化底蘊深厚、與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農業交往歷史悠久、通道樞紐功能明顯、高寒干旱氣候條件的土地資源豐富,成為了當地官方著力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的殷實“家底”。廣袤的戈壁灘、毗鄰絲路沿線國家的地理優勢是中國海升集團“落戶”甘肅的理由,發運至俄羅斯的黃色、橙色、紅色等多種顏色的水果辣椒便產自該公司。 Continue reading 甘肅:行走在絲路上的“現代寒旱農業”,打造“一帶五區”新格局

糧食加工項目減損增效的工藝設備有哪些?這24個典型案例值得參考!

面包, 小麥, 面粉, 食物, 小麥谷物, 烘烤, 成分, 有機的, 烤的

合利用4大類24個減損增效典型案例。早在2014年,農業部印發《關于加強糧食加工減損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農產品加工業管理部門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產、減損就是增收、減損就是增供、減損就是增效”的理念,不斷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全面推進糧食加工減損工作。充分利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建設自然通風倉、烘干設備、烘儲倉等初加工設施。積極鼓勵糧食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延長糧食加工產業鏈,拓寬糧食加工轉化增值空間,提高資源綜合效益。 Continue reading 糧食加工項目減損增效的工藝設備有哪些?這24個典型案例值得參考!

養雞場建設項目的主要設計內容有哪些?附50萬羽蛋雞養殖案例簡介

建設內容:項目建筑面積15000㎡,其中雞舍飼養設施7500㎡,禽醫室、飼料加工設備等輔助生產設施2500㎡,管理設施800㎡,有機肥處理區2000㎡其他2200㎡。項目需購置各種設備12000組(臺、套、輛),其中雞籠等飼養設備10000組,禽醫診斷、飼料加工等輔助生產設備2臺(套)、管理設備2套,工具車2輛。雞舍跨度、長度和高度:雞舍的跨度視雞舍屋頂的形式,雞舍類型和飼養方式而定。一般跨度為:開放式雞舍6~10米,密閉式雞舍12~15米。 Continue reading 養雞場建設項目的主要設計內容有哪些?附50萬羽蛋雞養殖案例簡介

五年行動方案來了!上海創建100個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打造100家農業龍頭企業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農業農村委主任張國坤介紹了最新出臺的《上海市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相關情況。農業高質量發展是上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高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發展水平,更好滿足市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舉措。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集中打造2個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10個示范鎮、100個示范基地。重點打造10條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Continue reading 五年行動方案來了!上海創建100個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打造100家農業龍頭企業

垂直農場徹底顛覆傳統農業:使產出提高390倍!

聯合國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6億,需要增加50%的糧食供給才能養活全人類。然而,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是這樣的——耕地急劇縮減,水污染嚴重,全球氣候變暖。未來,要解決如此龐大人口的吃飯問題,我們或許需要一種新的食物生產模式。高效率的垂直農場就是在這樣一個供需矛盾系統中誕生的,它為解決未來96億人的吃飯問題提供了無限想象。糧食產量提高390倍、用水卻比一般種植少95%,無需太陽光、沒有土壤 Continue reading 垂直農場徹底顛覆傳統農業:使產出提高390倍!

延安市“兩鎮一鄉”南泥灣開發區總體規劃:紅色文化+綠色生態+金色農業

發展目標:打造成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申報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依托南泥灣紅色文化小鎮,申報特色小鎮。南泥灣鎮申報特色景觀旅游名鎮,九龍泉村申報特色景觀旅游名村。核心方案:1心3鎮2帶5區方案;10大引擎項目。項目特色:紅色文化+綠色生態+金色農業。項目地點:南泥灣鎮、臨鎮鎮、麻洞川鄉三個鄉鎮全域——“兩鎮一鄉”,總面積1347平方公里,涉及總人口4.17萬人。 Continue reading 延安市“兩鎮一鄉”南泥灣開發區總體規劃:紅色文化+綠色生態+金色農業

解讀竇店鎮五年發展規劃案例:一個要求,兩個目標,四個突破,十三個要點

竇店鎮,北京市房山區下轄鎮,地處房山區東南部。海拔在31.3-41.5米之間。竇店鎮境內河道屬大清河水系。截至2018年末,竇店鎮有戶籍人口有48350人。竇店鎮境域內共有耕地面積21666畝,人均0.5畝。讓我們一起用一個要求、兩點目標、四個關鍵句和十三條要點讀懂竇店鎮未來五年的發展:堅持綠色發展主旋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將竇店打造成都市現代農業、生態休閑旅游、民族風情體驗融合發展的生態宜居新市鎮。
Continue reading 解讀竇店鎮五年發展規劃案例:一個要求,兩個目標,四個突破,十三個要點

特色農業怎么做?看看鄉村振興的“威海路徑”與特色農業發展的“宣威經驗”

威海鄉村振興工作好消息不斷…榮成市寧津街道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乳山牡蠣獲準籌建首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近年來,全市重點發展20個農業優勢產業、率先在全省建立鄉村振興規劃師制度,20個樣板片區示范帶動作用愈發凸顯,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生明顯變化,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威海新路徑。記者從宣威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的全市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調研座談會上獲悉,2021年,宣威市農業農村經濟形勢總體平穩 Continue reading 特色農業怎么做?看看鄉村振興的“威海路徑”與特色農業發展的“宣威經驗”

休閑農業案例:以草莓為主題,如何打造產業延伸,實現多樣化收入?

以草莓種植為例,在做好種植生產、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向采摘、加工和服務延伸,打造簡單的體驗活動,留住游客更多時間,創造更多營收。約30個DIY項目,比如草莓盆栽、草莓蛋糕、草莓牛奶糖、草莓醋、草莓醬、草莓餅干、草莓比薩、草莓三明治、草莓泡芙、草莓冰糖葫蘆等,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張家口市深入推進特色農牧與旅游休閑、文化傳承、田園觀光、農耕體驗、科普教育等產業融合發展,精心打造12個重點休閑農業示范區。 Continue reading 休閑農業案例:以草莓為主題,如何打造產業延伸,實現多樣化收入?

如何打造“輕資產高價值”的休閑觀光農業項目?看看這些代表性案例

種植形式:打破傳統農業種植形狀,種成有特定含義的藝術圖案,如迷宮、地圖等。利用農業特性,結合體驗式旅游和身心拓展,讓人們享受自然風光、農業風情同時娛樂休閑。該項目是時尚農業的創意典范,將文化創意與傳統農業充分融合,以時尚的語言來講述文化,通過特定的農業項目表現,如薰衣草叢小憩、存愛田園耕作、香草產品設計等,使田園生活變得更生動,實現創意文化產業與休閑旅游項目的跨越對接。 Continue reading 如何打造“輕資產高價值”的休閑觀光農業項目?看看這些代表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