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隸屬:農村鄉村產業融合(第5/90篇)
-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補貼等16項農補在2018年將做調整!
- 廣東組織申報2018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產業興村強縣示范項目
- 農業農村部:“互聯網+農業”促進鄉村振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甘肅省實施2018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行動,重點發展6類農產品
- 山西省2018農村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建設項目方案(附補助標準)
- 視頻:湖北武漢促進產業融合,走現代農業發展新路_69農業規劃
- 小土豆大作為:陜西榆陽入選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 第2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項目:扶持多少錢?有哪些融合類型?
-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打出農業產業融合升級“組合拳”
- 廣東農業新聞:惠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效初顯
- 易俗河鎮麥子石村:依托產業融合 發展休閑農業
- 五部門印發通知加快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建設,云上生產與網上銷售
- “稻漁空間”產業融合,融出農業新天地,魚蟹鴨游弋其間
- 湖北省有多少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與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 廣州農業的鄉村振興特色路:科技硬實力+農旅軟文化+多產業融合
- 海南儋州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共享農莊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 2021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申報:農業產業強鎮與現代農業產業園
- 創意文化+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關系與路徑有哪些?
- 休閑農業是撬動縣域產業鏈的新工具,怎么做好休閑農業產業鏈延伸?
- 巧用休閑農業的土地政策:農村哪些土地適合做休閑農業用地?
- 農產融合是趨勢!國家公布2021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創建名單
- 這種創新的海船,既可智能化養魚,還可海上旅游觀光!
-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與“農文旅”融合發展研討會舉行
- 鹿鳴現代農業融合發展項目開工,柳林縣擬設立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
- 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包含哪些內容?附案例說明
- 我國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問題有哪些?有何對策建議?
- 農業農村部:關于“鄉村產業規劃、支撐與發展建議”的答復
- 村級集體經濟的10種發展模式及案例,你們村集體采用哪一種?
- 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任務在農村,農文旅融合發展是一條共富捷徑
-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求緊迫,廣東省發布新規劃推動43項重大項目建設
- 特色農業怎么做?看看鄉村振興的“威海路徑”與特色農業發展的“宣威經驗”
- 將農業休閑與數字農業、科普教育有機結合,廣州兩大農業主題公園亮相
- 美麗鄉村建設:“康縣模式與江永縣模式”給我帶來的啟示
- 農業農村部啟動農產融合項目“興農撮合”活動,農業工程項目建設標準有哪些?
- 甘肅新型城鎮化規劃: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加強農業園區及美麗鄉村建設
- 廣西:推動民族特色村寨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附2021鄉村旅游重點村鎮
- 農業農村部:拓展農業多功能,促進農村電商,休閑農業等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 國家發改委:浙江省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經驗總結
- 陜西?。喊l布15條冬季鄉村游精品線路,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經驗總結
- 年產值突破10億元的“百合鮮花小鎮”是怎樣煉成的?
- 社科院等發布“數智鄉村白皮書”,廣東即將發布農業元宇宙時空代言人
- 國家實施“東桑西移”后,廣西蠶桑后來者居上,2025年成為全國蠶桑強省
- 未來幾年竹產業將迎來發展春天!國家10部委首次聯合發文加大金融支持
- 光伏農業可達到萬億元規模,有哪些光伏農業項目及產品案例?
- 湖北?。号嘤厣a業,壯大龍頭農企,樹立區域品牌
- 青海省印發“十四五”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及脫貧攻堅成果實施意見
- 甘肅渭源縣:光伏農業已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陽光銀行”
- 國家林草局公布第二批(2022年)國家級林業產業示范園區名單,共59家
- 貴州安順及粵西(湛江茂名):實施“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工程
- 河南劃定2022年農業農村工作重點,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
- 湖南擬將建立網格化七級田長制,長春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
- 廣西崛起千億元林業產業集群,與國家林草局共建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
- 2022年中央1號文件:聚焦哪些鄉村產業發展及鄉村建設工程?
- 甘肅?。簞澏?022年三農工作任務,去年完成500個省級示范村建設
- 國家發改委:創新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機制,財政資金向農村能源建設傾斜
- 全國“十四五”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規劃:七項重大工程行動是關鍵!
- 2022農產融合項目申報啟動: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40個特色集群,200個農產強鎮
- 湖北新命名一批旅游名鎮名村,寧夏全面實施鄉村旅游“六大工程”
- 安徽鳳陽縣推進林旅融合發展,四川青神推動竹旅融合發展
- 三產融合,三變改革,三社融合: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 陜西文旅助力2022年鄉村振興工作,甘肅即將發布鄉村旅游發展報告
-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關鍵環節 ,河南探索村集體經濟新模式
- 重慶廣陽島農文旅融合變現生態價值,西寧新增20家星級鄉村文旅游接待點
- 河北:成立品牌農業發展聯盟,滄州市啟動農業品牌建設3年行動
- 廣東發布鄉村休閑產業十四五規劃,北京再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 廣西五級田長制保障糧食生產,郴州在湖南省率先推動“田長制”
- 孟姜塬村桃園休閑農業:集休閑賞花,生態采摘,農事體驗于一體
- 遵循四個鄉村建設規劃文件,這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值得參考借鑒
- 廣西2021年村莊綠化覆蓋率達40.55%,廣東茂名發布林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項目申報要注意哪些問題?
- 10年發展機遇期!各地林下經濟區域布局展開!
- 中辦國辦:印發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
- 國際茶日活動在廣東潮州開幕,探訪平利縣馬盤山生態農業觀光園
- 三園共創:重慶合川區力創國家糧油主導型現代農業產業園
- 國家儲備林建設:廣西推進項目融合發展,廣元召開項目培訓會
- 云南鳳慶縣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范點,山西推進鄉村產業發展轉型
- 河北未來三年綠化美化村莊4000個,寧夏推進綠化高效示范管理
- 廣西下發政策文件,農業獎補資金重點扶持這些產業方向
- 浙江啟動首批林業固碳增匯試點建設,霍山縣林下經濟發展成績斐然
- 廣東五級林長制體系:啟動“林長綠美園”申報認定工作
- 陜西銅川構建林下經濟產業體系,山東臨沂編制綠化示范工程規劃
- 吉林召開農產品進景區對接會,遼寧大連嚴打涉旅養老違法行為
- 浙江成立自然保護地聯合會,湖南衡陽推進林草資源“虎威行動”
- 江西實施林下經濟發展千億工程,四川涼山發展森林康養產業集群
- 陜西特色產業:加強蘋果與食用菌全產業鏈建設
- 福建三明全面推進“156”鄉村建設:1個理念5項機制6個模式
- 十四五新型城鎮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及城鄉融合發展上有哪些舉措?
- 廣西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湖南加快推進林下經濟產業
- 9月30日前申報:“十四五”共創建300個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示范基地
- 湖北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主要任務,保障措施,責任部門
——文章來源:三農及新型經營主體(家庭農場–農村合作社-專業大戶-農業龍頭企業)相關惠農扶持政策信息、補貼資金申請申報指南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近日,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山西省2018年農村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建設項目實施方案》,2018年省財政安排農村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項目補助資金6000萬元,在1市10縣開展農村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建設。
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的通知》(晉政辦發[2017]179號)文件精神,2018年開始,省政府在全省開展農村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工作。為確保試點建設順利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富裕、農村繁榮為根本目的,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重點任務,依托我省農村豐富的歷史文化、農耕文化、自然風光、民俗民藝等資源優勢,全面強化和拓展農業加工增值功能、休閑服務功能、生態保護功能、觀光體驗功能、文化傳承功能、科普教育功能,以市場為導向,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合作與聯合為手段,發展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闖出一條具有山西特色的產業融合發展路子。
二、建設范圍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加快城郊農業發展的意見》(晉政辦發〔2017〕107號)文件明確提出,根據市縣資源稟賦、城鄉結構和市場化程度以及前期工作基礎,選擇晉城市作為整市推進試點;其他各市各選擇1個試點縣,共計1市10縣開展農村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建設。
三、資金分配及使用
(一)資金分配。2018年省財政安排農村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項目補助資金6000萬元。晉城市作為試點市,補助1000萬元;其它10個市各補助500萬元,完成建設1個試點縣任務,試點縣由各市確定。
(二)補助內容。一是結合各地獨有的自然氣候、地形地貌、農田水利、民俗民風、服務設施、農家小院、國有或集體森林等資源要素,建設一批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項目。二是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農家樂,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特點的特色旅游村鎮和鄉村旅游示范村。支持打造一批田園觀光、采摘、垂釣等城郊休閑農業園區,引導公眾特別是中小學生參與農業科普和農事體驗。三是支持發展一批中醫保健、功能食品、康復療養、避暑養生、森林康養等休閑旅游、康體健身產業示范基地。四是支持農村傳統文化保護,支持開發農業文化遺產。五是支持一批引進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推動科技元素融入農村產業發展的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項目。
(三)補助對象和標準。項目實施主體為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單體補助標準為100—300萬元。項目補助內容可為已建設施,要求竣工時間在2018年1月1日以后;也可為在建設施,要求開工時間在2018年1月1日以后,2019年6月30日前竣工;也可為新建或改擴建設施,要求2019年6月30日前竣工。
(四)項目申報。項目的申報、批復和驗收由縣級農委牽頭負責。往年度財政補助項目未完工驗收的項目實施主體,不得申報。各試點市縣根據省里印發的實施方案,制定本級的實施方案。各市的試點縣和項目實施主體確定后,報省農業廳新農村建設指導處備案。
(五)項目實施??h級農業部門牽頭批復建設項目后,項目申請者按照批準建設內容進行施工。項目建設完成后,由項目實施縣(市、區)農業部門牽頭組成聯合驗收組進行驗收或核查,也可以在農業和財政部門的參與下委托有合法資質的第三方進行驗收或核查。其中對已建設施進行核查;對在建、新建、改擴建項目進行驗收。項目驗收或核查合格后,驗收組出具意見,并簽字蓋章。省市農業部門組織有關人員對項目實施工作進行抽查核實。
(六)補助方式。采取“先建后補”方式,原則上補助資金不超過項目投資額的50%。按照規定程序申報并獲得批準建設完成的項目,經縣農業、財政等部門按照項目實施程序和要求驗收合格后,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依據驗收報告等有關資料,由縣級財政部門兌現補助資金。
四、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試點工作啟動后,各試點市縣原則上要成立領導小組,負責試點地區的工作推進。省里將不定期督促檢查,按照試點實施的計劃進度,開展跟蹤督導,及時了解情況。
2、精心組織實施。各試點市縣要按照全省總體布局,立足地方比較優勢,根據地方發展實際,科學編制規劃。規劃要明確開發方向、主題定位、市場定位和項目設計。要依據規劃編制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主導產業、實施主體、支持政策、組織保障,科學組織實施,嚴格按規劃建設,確保項目落地并取得實效。
3、總結推廣經驗。各地要從實際出發,積極穩妥推進試點工作,循序漸進、步步為營,既要形成綜合優勢,又要體現區域差異。在試點過程中,要及時總結經驗,樹立典型,實現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為全省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積累經驗。
4、加強項目管理。省市不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和重點抽查,如有套取補助資金、搭車收費等違法違紀行為,一經發現嚴肅查處。各試點市縣要加快項目實施進度,于2018年12月底前報送項目建設進展情況,2019年6月底前報送項目建設總結報告和績效評價報告。
聯系人:呂學棟0351-4019192
電子郵箱:xnc4019192@163.com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涉農創業個人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點擊這里免費下載 2021熱點涉農項目及惠農補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