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育經驗交流:廣東38所職院同臺共話勞動教育基地亮點

【本文底部】掃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69農村創業:為2021新農人提供精選的涉農創業新項目,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隸屬:02.中小學勞動實踐研學基地(第373/383篇)

【羊城晚報·羊城派2022-07-11】近日,廣東省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中期檢查暨課程建設研討會在佛山南海區理工職業技術學校舉行,來自全省的38所職業院校在三天的時間里同臺匯報,展現各自學校勞動教育基地建設的成果。

勞育經驗交流:廣東38所職院同臺共話勞動教育基地亮點

讓勞動教育教學成果可復制、可推廣

匯報首日,就有十所學校登場,各基地亮點頻現,盡展廣東勞動教育基地特色——

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打出“鄉村振興、文化自信”牌,基地負責人彭利榮結合中山傳統民俗文化和學校服裝專業的優勢,主打“輕手工”類課程,讓學生體驗串珠、皮雕等手工工藝,以技育人,以德育人。彭利榮說,未來她希望勞動教育基地可以輻射中山每個片區的每一所學校,并鼓勵文化課老師也加入課程教學中。

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將職業教育和勞動教育相結合,讓工匠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校學生科科長徐嘉平介紹,學校既是廣東省勞動教育基地,也是廣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基地,還是廣東省研學實踐基地,在“雙基地”共享資源下,學校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同研發旅游商務類系列的職業體驗式勞動教育課程,進一步地優化粵菜師傅、咖啡世家、茶藝世家等職業的體驗課程,傳承嶺南傳統文化。2021年到2022年,學校走進14個中小學和兩個社區,開展勞動技能展示和勞動課程體驗,輻射人數達到2650人。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則開發出紅色農墾主題課程。學校劉文博士介紹,基地圍繞民族特色、鄉村振興、科技興國,做出如菜單式的課程列表,當中包括了農墾故事、熱帶農業、生產茶葉、壓花等內容,還將墾荒拓業、艱苦創業的農墾精神注入其中,供中小學校按需選用……

廣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基地為何設置在職業院校?廣東省教育廳思想政治工作與宣傳處副處長關春杰解釋,職業院校本身有課程、資源、場地以及專業建設特點的優勢,將勞動教育基地落子職業院校,正是希望能發揮這些優勢,為中小學校勞動教育提供引導、支持、幫助。

勞育經驗交流:廣東38所職院同臺共話勞動教育基地亮點

關春杰說,相較于企業,學校在課程開發上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作為“五育”之一,勞動教育需要課程,因此各基地應結合學校特色和專業進行課程開發,這是基地建設的重要方向,也是教育機構優勢所在。

記者了解到,去年3月,廣東省教育廳評定38所職業院校為廣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基地,要求獲評基地的職業院校要積極建立健全開放共享機制,按照申報通知要求,與學校駐地周邊地區不少于8所中小學校建立相對穩固的合作關系,協同開展勞動教育。

對此,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教授、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汪永智建議,應充分發揮省級勞動教育基地示范引領作用,建立健全開放共享機制,特別是充分利用中高職學校實訓實習場所、設施設備,為普通中小學勞動教育提供所需要的服務,成為周邊中小學校外實踐課程的重要陣地;要積極聯合中小學校共同開發勞動教育課程,定期開展勞動教育研討活動,深化勞動教育研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勞動教育教學成果。

家庭教育“牽手”勞動教育

對于如何做好勞動教育,也有學?!傲肀脔鑿健?,從勞動教育入手,積極推動家校協同,上好勞動教育這堂“必修課”。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家庭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此外,鼓勵學校(家委會)和社區等組織開展學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動。作為廣州市唯一一間中職學校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充分發揮“王朝暉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所在學校的主導作用,帶動旗下22所學校一起探索家庭教育,已形成家校工作品牌。例如,通過垃圾分類、便當制作、手工藝品的制作,在一件件小事中加強了親子關系,也加強了學生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學生勞動教育和所學專業緊密結合,成為廣州旅商的一個特色。比如,對于財經專業學生來說,他們要完成全家閱讀理財書籍、制定家庭理財規劃的任務,對于烹飪專業學生來說,親子共同烹飪菜肴,能幫助學生認識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學會自己動手,合理搭配膳食,體驗勞動的樂趣,感恩父母的付出。

“在家庭里面開展勞動教育,功效遠遠超出我們最初的預想,感恩、孝道蘊含在其中,對學生教化作用特別明顯。對學生和家長進行勞動教育引導,幫助他們提高生活品質,通過勞動去創造美,這樣才能發展勞動教育?!?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副校長王朝暉說。(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涉農創業個人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點擊這里免費下載 2021熱點涉農項目及惠農補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