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隸屬:農村鄉村產業融合(第80/89篇)
-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補貼等16項農補在2018年將做調整!
- 廣東組織申報2018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產業興村強縣示范項目
- 農業農村部:“互聯網+農業”促進鄉村振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甘肅省實施2018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行動,重點發展6類農產品
- 山西省2018農村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建設項目方案(附補助標準)
- 視頻:湖北武漢促進產業融合,走現代農業發展新路_69農業規劃
- 小土豆大作為:陜西榆陽入選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 第2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項目:扶持多少錢?有哪些融合類型?
-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打出農業產業融合升級“組合拳”
- 廣東農業新聞:惠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效初顯
- 易俗河鎮麥子石村:依托產業融合 發展休閑農業
- 五部門印發通知加快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建設,云上生產與網上銷售
- “稻漁空間”產業融合,融出農業新天地,魚蟹鴨游弋其間
- 湖北省有多少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與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 廣州農業的鄉村振興特色路:科技硬實力+農旅軟文化+多產業融合
- 海南儋州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共享農莊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 2021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申報:農業產業強鎮與現代農業產業園
- 創意文化+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關系與路徑有哪些?
- 休閑農業是撬動縣域產業鏈的新工具,怎么做好休閑農業產業鏈延伸?
- 巧用休閑農業的土地政策:農村哪些土地適合做休閑農業用地?
- 農產融合是趨勢!國家公布2021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創建名單
- 這種創新的海船,既可智能化養魚,還可海上旅游觀光!
-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與“農文旅”融合發展研討會舉行
- 鹿鳴現代農業融合發展項目開工,柳林縣擬設立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
- 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包含哪些內容?附案例說明
- 我國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問題有哪些?有何對策建議?
- 農業農村部:關于“鄉村產業規劃、支撐與發展建議”的答復
- 村級集體經濟的10種發展模式及案例,你們村集體采用哪一種?
- 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任務在農村,農文旅融合發展是一條共富捷徑
-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求緊迫,廣東省發布新規劃推動43項重大項目建設
- 特色農業怎么做?看看鄉村振興的“威海路徑”與特色農業發展的“宣威經驗”
- 將農業休閑與數字農業、科普教育有機結合,廣州兩大農業主題公園亮相
- 美麗鄉村建設:“康縣模式與江永縣模式”給我帶來的啟示
- 農業農村部啟動農產融合項目“興農撮合”活動,農業工程項目建設標準有哪些?
- 甘肅新型城鎮化規劃: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加強農業園區及美麗鄉村建設
- 廣西:推動民族特色村寨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附2021鄉村旅游重點村鎮
- 農業農村部:拓展農業多功能,促進農村電商,休閑農業等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 國家發改委:浙江省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經驗總結
- 陜西?。喊l布15條冬季鄉村游精品線路,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經驗總結
- 年產值突破10億元的“百合鮮花小鎮”是怎樣煉成的?
- 社科院等發布“數智鄉村白皮書”,廣東即將發布農業元宇宙時空代言人
- 國家實施“東桑西移”后,廣西蠶桑后來者居上,2025年成為全國蠶桑強省
- 未來幾年竹產業將迎來發展春天!國家10部委首次聯合發文加大金融支持
- 光伏農業可達到萬億元規模,有哪些光伏農業項目及產品案例?
- 湖北?。号嘤厣a業,壯大龍頭農企,樹立區域品牌
- 青海省印發“十四五”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及脫貧攻堅成果實施意見
- 甘肅渭源縣:光伏農業已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陽光銀行”
- 國家林草局公布第二批(2022年)國家級林業產業示范園區名單,共59家
- 貴州安順及粵西(湛江茂名):實施“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工程
- 河南劃定2022年農業農村工作重點,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
- 湖南擬將建立網格化七級田長制,長春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
- 廣西崛起千億元林業產業集群,與國家林草局共建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
- 2022年中央1號文件:聚焦哪些鄉村產業發展及鄉村建設工程?
- 甘肅?。簞澏?022年三農工作任務,去年完成500個省級示范村建設
- 國家發改委:創新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機制,財政資金向農村能源建設傾斜
- 全國“十四五”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規劃:七項重大工程行動是關鍵!
- 2022農產融合項目申報啟動: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40個特色集群,200個農產強鎮
- 湖北新命名一批旅游名鎮名村,寧夏全面實施鄉村旅游“六大工程”
- 安徽鳳陽縣推進林旅融合發展,四川青神推動竹旅融合發展
- 三產融合,三變改革,三社融合: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 陜西文旅助力2022年鄉村振興工作,甘肅即將發布鄉村旅游發展報告
-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關鍵環節 ,河南探索村集體經濟新模式
- 重慶廣陽島農文旅融合變現生態價值,西寧新增20家星級鄉村文旅游接待點
- 河北:成立品牌農業發展聯盟,滄州市啟動農業品牌建設3年行動
- 廣東發布鄉村休閑產業十四五規劃,北京再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 廣西五級田長制保障糧食生產,郴州在湖南省率先推動“田長制”
- 孟姜塬村桃園休閑農業:集休閑賞花,生態采摘,農事體驗于一體
- 遵循四個鄉村建設規劃文件,這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值得參考借鑒
- 廣西2021年村莊綠化覆蓋率達40.55%,廣東茂名發布林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項目申報要注意哪些問題?
- 10年發展機遇期!各地林下經濟區域布局展開!
- 中辦國辦:印發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
- 國際茶日活動在廣東潮州開幕,探訪平利縣馬盤山生態農業觀光園
- 三園共創:重慶合川區力創國家糧油主導型現代農業產業園
- 國家儲備林建設:廣西推進項目融合發展,廣元召開項目培訓會
- 云南鳳慶縣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范點,山西推進鄉村產業發展轉型
- 河北未來三年綠化美化村莊4000個,寧夏推進綠化高效示范管理
- 廣西下發政策文件,農業獎補資金重點扶持這些產業方向
- 浙江啟動首批林業固碳增匯試點建設,霍山縣林下經濟發展成績斐然
- 廣東五級林長制體系:啟動“林長綠美園”申報認定工作
- 陜西銅川構建林下經濟產業體系,山東臨沂編制綠化示范工程規劃
- 吉林召開農產品進景區對接會,遼寧大連嚴打涉旅養老違法行為
- 浙江成立自然保護地聯合會,湖南衡陽推進林草資源“虎威行動”
- 江西實施林下經濟發展千億工程,四川涼山發展森林康養產業集群
- 陜西特色產業:加強蘋果與食用菌全產業鏈建設
- 福建三明全面推進“156”鄉村建設:1個理念5項機制6個模式
- 十四五新型城鎮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及城鄉融合發展上有哪些舉措?
- 廣西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湖南加快推進林下經濟產業
- 湖北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主要任務,保障措施,責任部門
林長制是指按照“分級負責”原則,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各級林長負責督促指導本責任區內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協調解決森林資源保護發展重大問題,依法查處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林長制是一項探索創新,更是一項改革探索。實施林長制是統籌協調保護與發展的關系,通過整合各類森林及政策資源,實現生態改善、綠色發展。截至2019年底,全國有安徽、江蘇等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面或在部分地區試點實施林長制。2017年3月,安徽省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林長制,在合肥、宣城、安慶市開展試點。安慶市是安徽省五大重點林區之一。
廣東五級林長制體系:啟動“林長綠美園”申報認定工作
【?廣東省林業局2022-07-03(陳日強)】近日,廣東省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于開展2022年廣東省林長綠美園申報認定工作的通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認定一批林長綠美園,推動林長制工作走深走實。
林長綠美園是指各級林長通過加強組織領導,推進科學綠化,強化資源管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等手段,在自身責任區域內打造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價值轉化、共享綠色生態福祉等三大主題之一的示范樣板區域,展示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成效的園區。
《通知》規定,申報認定的廣東省林長綠美園應滿足選址、生態環境和基本設施等要求,如區域明確,界限清晰,具有一定規模,無林地林權及其他權屬糾紛;生態環境良好,生物多樣性豐富,近三年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違法采伐毀壞林木、違法占用林地和違法獵捕經營野生動物、非法采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事件,無嚴重的森林病蟲害及外來物種入侵;基本設施包括標識設施、科普宣教設施、基礎服務設施、應急安全設施等,能展現本級林長制工作相關內容,融入嶺南生態文化元素。
《通知》強調,申報認定的廣東省林長綠美園要圍繞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公益林建設和天然林保護、高質量水源涵養林營建、沿?;闪謳I建、困難立地修復、大徑材培育、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原生地保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價值轉化(特色經濟林、林下種植/養殖)、共享綠色生態福祉(森林康養、自然教育、自然體驗、生態旅游、森林步道)三大主題13個特色,展示林長制工作成效。
廣東省林長綠美園的推選認定需由符合要求的單位向所在縣(市、區)林長辦提出申報,經縣(市、區)林長辦初審后報地級以上市林長辦復審,每個地級以上市可推薦1-2個單位報省林長辦評選認定;省級及以上部門(單位)可向省林長辦申報。省林長辦將組織有關專家對各地推薦的材料進行審核和實地抽查,按程序報批后授予“廣東省林長綠美園”稱號,并視情況對推薦組織工作表現優秀的地級以上市在當年省林長制考核中予以加分。
2022年是林長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見效”跨越的關鍵之年。截至目前,廣東已全面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設立各級林長96266名,聘用護林員36616名,落實監管員24592名,林長制治理效能初步顯現。如今,全省已將綠美廣東大行動作為深化實施林長制的具體舉措,省林長辦要求,各級林長辦要將綠美廣東大行動和申報認定林長綠美園納入今年工作重點,落實負責部門,安排專人負責、落實經費保障,確保順利推進。
廣東肇慶成立林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
【?廣東省林業局2022-07-04(陳日強)】近日,廣東省肇慶市林業局在肇慶市林科所舉行肇慶市林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揭牌儀式,為肇慶市首批林業科技特派員代表頒發證書和工作牌。
揭牌儀式后,肇慶市林業局領導為市級林業科技特派員代表頒發證書并召開座談交流。在座談會上,與會人員踴躍發言,積極建言獻策,相互交流林業科技推廣工作經驗,共同謀劃如何更好地發揮林業科技特派員作用,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和意志,為肇慶市林業事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肇慶市林業局分析了科技特派員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機遇,并從三個方面對肇慶市林業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要科技先行,助推肇慶市林業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需把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科技創新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進一步抓實抓好。肇慶市林業科技特派員要秉持初心,以林業科技推廣應用助力鄉村振興,為興林富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二是要創新機制,深化“林長制”實現“林長治”。進一步統籌組織林業科技下鄉,精準實施指導培訓,為林農林企解決難點難題提供堅實的科技保障。三是要以人為本,用心用情服務林農林企。廣大科技特派員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扎實的工作作風,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科技服務水平,全心全意為林農辦實事、解難題。
林業科技特派員肩負“科技興林科技治林”的重任。肇慶市林科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林業科技特派員將采用“1+N”科技組團服務形式,有針對地承擔林農、林企、基層單位相關需求的對接任務,開展林業科技下鄉、技術培訓和指導,為林農解決林業生產難題,打通服務基層群眾“最后一公里”。
自2021年以來,肇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肇慶結合實際,率先在省內探索創建“兩長三員”基層管護架構以及“林長+科技特派員”工作機制,并將特派員納入市級智慧林長綜合管理平臺統一管理。今年4月份,肇慶市林業局出臺了《肇慶市林業局林業科技特派員暫行管理辦法》,對林業科技特派員的任務選派、培訓學習、監督考評等系列活動進行規范管理。
據肇慶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肇慶市主要依托市林科所、市林學會為平臺建立林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并嚴格把關林業科技特派員的選派質量,目前經過逐級推薦、審核,共選出首批149名市級林業科技特派員入庫,其中林業高級工程師29人,林業工程師91人,國家、省級林業鄉土專家10人,集中了森林經營、森林防火、森林旅游與康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木竹材加工利用、林業經濟與發展等多方面的人才力量。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涉農創業個人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點擊這里免費下載 2021熱點涉農項目及惠農補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