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州:發布(強降雨)極端天氣對農業生產影響及應對措施

【本文底部】掃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69農村創業:為2021新農人提供精選的涉農創業新項目,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隸屬:農業災害與疫情防控(第157/157篇)

【來源:荊州日報】據氣象部門預測,預計未來一周我市將有兩次強降雨天氣,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累計雨量大部地區80~150毫米,局部可達200毫米以上,最大小時雨強60~90毫米,局部陣風8~10級。

為做好農業農村領域應對極端天氣準備和防災減災工作,確保農業生產不遭受重大災害,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部分專家進行了分析研判,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湖北荊州:發布(強降雨)極端天氣對農業生產影響及應對措施

一、對農業生產影響分析

1.種植業。

一是漬水危害農作物生長。因我市地下水位偏高,特別是低湖洼地排澇不及時極易對農作物產生漬澇災害,作物植株折斷倒伏、浸泡腐爛,葉片變黃、光合作用受抑制,根系發黑、死根爛根。二是大風造成農作物倒伏。短時大風級別高、風力強,會造成農作物折斷或倒伏,影響植株正常生長,降低產量。三是引發病蟲災害發生。連續陰雨會加重病害和遷飛性害蟲的危害程度。

2.畜牧業。

近年來,荊州市先后實施了畜禽規模養殖標準化改擴建項目、種豬繁育推一體化項目、禽蛋產業鏈補貼項目、畜禽糞污綜合治理整縣推進項目,全市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不斷提高,目前,飼養生豬50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率達73%以上,蛋雞規?;B殖率90%以上,應對自然災害能力較強。同時,畜禽養殖場建設選址均位于地勢較高地帶,不易受洪澇災害影響。加之近年來,全市農業農村系統不斷加強畜禽養殖場應對極端天氣技術指導及安全生產宣傳培訓,廣大畜禽養殖場已具有應對極端天氣變化的豐富經驗。預計本輪強降雨對全市畜牧業生產影響不大。

湖北荊州:發布(強降雨)極端天氣對農業生產影響及應對措施

3.水產業。

一是水產養殖位置一般在低洼段,暴雨會使得塘埂松軟,極易造成塘埂垮塌,或被雨水沖刷損壞,也可能因池水猛增外溢,造成水產養殖對象逃逸,同時也會造成水產養殖生產設施設備損壞等次生災害。二是暴雨天氣池塘水溫會下降,光照減弱,水體中溶氧降低,氨氮、亞鹽、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容易超標,水質惡化,會導致魚類因缺氧浮頭引起的泛塘死亡。三是養殖水體會因為持續降雨產生缺氧環境,有害菌群繁殖,病原菌容易滋生。暴雨后,天氣晴熱,多數池塘藍藻大量繁殖,加上死亡的微生物腐敗,導致池塘水體生態環境變差,易造成水產品體質減弱,誘發疾病,嚴重時發生死亡。

二、應對措施

(一)種植業

1.全力搶排。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和水情調度,全力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排水,盡量減少作物受淹時間。未受淹的田塊,要及時挖好田間廂溝、圍溝、腰溝,確?!叭郎稀蓖〞?,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濾。

2.分類搶管。一是扶苗洗苗。受淹時間較短的水稻,及時洗苗。倒伏的棉花、玉米、大豆要及時扶正,去爛葉、病葉。二是看苗施肥。受淹中稻退水后視苗情每畝追施3-5公斤尿素及少量鉀肥。蝦稻秧苗在退水恢復生機后立即噴施少量速效化肥及植物促進劑加速恢復生長,促進秧苗早分蘗,培育多蘗壯秧。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雨住天晴后及時中耕松土破板結,根據苗情長勢補施追肥,促進迅速恢復生機,同時搞好壅土培蔸。三是因苗化控。陰雨寡照作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碳氮代謝失調易引起陡長,要因苗因勢加大延緩性化學調節劑的劑量和使用次數,降低株高,防止旺長和倒伏,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四是防控病蟲。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搶晴天早防早治,水稻重點防治螟蟲、稻飛虱、紋枯病和稻瘟病,玉米重點防治草地貪夜蛾、玉米螟、紋枯病、大小斑病、銹病、穗腐病和莖腐病,棉花重點防治枯萎病、黃萎病、棉盲蝽和薊馬。

3.科學搶種。對受災并造成嚴重損失的田塊,應算好時間賬、經濟賬,及時改種或補種。蝦稻或晚稻損毀較多的地方要及時翻耕整田,采用早稻品種“翻秋”直播。退水后的中稻田,若植株葉片確已“淹死”而失去功能,但根系仍有活力,可及時割苗蓄留稻樁作再生稻;對淹水絕收的稻田,算好季節賬實行“早翻秋”或水改旱。因災絕收的大豆、玉米、花生、芝麻、蔬菜等旱地作物,應因地制宜及時科學補種改種,可選擇生育期短的玉米、綠豆、紅薯、蕎麥等秋雜糧,或蔬菜品種。

4.及時搶收。組織人力、機械及時搶收成熟的早稻、春玉米,做到能收盡收、顆粒歸倉,盡量減少災害損失。

(二)畜牧業

為應對27日暴雨天氣,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將進一步強化預警信息發布,組織廣大畜禽養殖場提前做好防范極端天氣應急準備工作,以降低本輪強降雨對全市畜禽養殖業的影響。

(三)水產業

1.及時預警預防。及時將可能發生的暴雨自然災害通過廣播、微信、新聞媒體傳達到每位養殖戶,作好應對準備;在暴雨前加強巡塘管理,加固塘梗和養殖設施,檢查養殖器械和用電設施的安全,疏浚排洪溝渠。

2.加強養殖管理。做好水質調控,及時開啟增氧機,增加池塘溶氧,減緩池塘微生物死亡,防止水質惡化。暴雨前潑灑生石灰,緩解雨水進入池塘后對pH值的影響。強化科學投喂,在飼料內適當添加VC、福肽等,增強機體抗應激能力。暴雨過后及時做好災后處理,打撈死魚、病魚和雜亂水草,防止腐爛污染水質,并估算死亡養殖水產品數量、重量,以供補放苗種參考。

3.組織災后自救。一是抓緊修復被雨水沖毀養殖設施。二是加強消毒工作。對有魚蝦存塘的,使用碘、二溴海因等消毒藥劑潑灑消毒。對無魚蝦的池塘,將水盡快抽干、放干,曝曬、清池,用生石灰120-200斤/畝,對池塘和周邊進行清塘消毒。三是災后及時補放苗種。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涉農創業個人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點擊這里免費下載 2021熱點涉農項目及惠農補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