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隸屬:07.污染治理土壤修復(第73/75篇)
- 廣東省農業廳:2018年農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
- 東山縣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高效利用工作方案
- 湖北孝感:汶川縣農產品質量安全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
- 滎經縣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
- 海南無公害農產品認定:產地被污染暫?;蛉∠Y質
- 農村將在2019年全面開啟“四大改造” 哪些人可以拿補貼?
- 我國土壤修復行業領域的調研分析
- 我國土壤修復產業處于萌芽階段 預計十三五期間進入爆發期
- 2019年土壤修復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 山西土壤污染防治2019年行動計劃
- 武漢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方案
- 土壤污染治理逐步常態化 預防為先調養為重-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 全文:山西大同市土壤污染防治2019年行動計劃
- 我國耕地土壤污染的風險管控和綜合治理模式
- 土壤污染修復“喚醒”古老蚯蚓產業
- 土壤污染防治法有望今年頒布:直接關系老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安全
- 國家發布兩項土壤污染防治新標準-以保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為主要目標
- 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農業綠色發展技術導則(2019-2030年)》的通知
- 專家觀點:用中醫思維防治土壤污染 治已病更要治未病
- 科技部:關于“場地土壤污染成因與治理技術”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 海南省深化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行動計劃(2018-2020年)
- 武漢市環保局公布《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征求意見稿
- 湖北省十堰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9年度實施方案
- 生態環境保護進入攻堅期 首次提出生態環?!叭凇睍r間表
- 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研究進展
- 土壤重金屬污染強化植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污染土壤治理修復】
- 生態環保新聞:四川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 農業農村部:如何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及把握農業優先發展原則?
- 土壤是農業發展的基石:我國土地污染狀況及農業地域分布
- 為什么說2019年是中國有機農業發展的春天和機遇?
-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長江經濟帶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目標與創新模式!
- 2019年農業六大政策及農政新變化: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實施…
- 中國稀土行業的高昂環境代價:稀土尾礦污染下,河里魚蝦絕跡,水稻也種不出來
- 咸陽中醫農業提出治理土壤污染“中國方案”-第3屆中醫農業高峰論壇
- 化肥為什么被稱為“農作物鴉片”?真相曝光了
- 土壤污染防控經驗之談:臺州市椒江區有“三大招”
- 污染的代價!臺州市三門縣41畝被污染土地修復耗資1.3億
- 見過“鹮鹮”這種瀕危小鳥嗎?急需要干凈的水田作為覓食地!
- 一個常常被人忽視的低成本改土培肥“好藥方”:變廢為寶的堆肥
- 再生農業:恢復土壤與生態 將成為全球可持續農業發展主流
- 農業發展的下一個“風口”:土壤修復
- 農業科普:耕地是農業之本,土壤是不可再生資源!
- 農業帶病生產?病得很重?是時候反思農業了!
- 浙江安吉”零垃圾村”的綠色循環產業鏈模式值得推廣
- 昆蟲養殖項目:黑水虻的開發利用價值
- 農民養殖這種環保昆蟲,投資3萬元,月收益5萬元
- 案例解析:廢棄礦區及廠區如何改造為旅游勝地!
- 土壤,孕育地球萬物!她是如何形成的?為什么會退化?如何保護土壤?
- 案例:為掩蓋污染而填高河灘、種上蘆葦,這樣做可行嗎?
- 礦區生態修復之路:采礦塌陷區建成休閑公園,遺留礦坑變成生態園
- 廣西舉行土壤污染防治第五次磋商會議,土壤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 山西凈土保衛戰:山西加強土壤污染治理和礦山生態修復
- 研學:為什么要做土壤消毒?土壤消毒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 蘇州:踐行綠色發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時代“魚米之鄉”
- 小小黑水虻催生萬億級產業,三年多就能收回投資的環??萍柬椖?/a>
- 四川德陽:我們這鎘超標的米太多了,大家都知道!觸目驚心
- 我國退化耕地面積高達40%!迫切需要耕地科技創新改良方法
- 食品安全監管在行動:國家啟動“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
- 農業綠色發展“綠”從何來?土壤健康與農業綠色發展的關系!
- 農業農村部:將編制“十四五”數字農業農村建設規劃,貫徹實施《固廢法》的意見
- 人均耕地少、水資源貧乏,如何確保我國糧食安全?
- 推進兩大流域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基本實現有法可依
- 10部門聯合發布全國清潔生產推行方案,強調農業清潔生產“三環節五工程”
- 浙江出新措施整治耕地拋荒,建立舉報-巡查-監測-執法監管機制
- 農村人居環境政策:明確建設標準體系,印發和實施“五年行動方案”
- 反應器堆肥技術模式:國家鄉村振興局力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利器
- 生態修復復墾案例:山東廢棄礦山治理3年后成鄉村游網紅打卡地!
- 北京延慶區秸稈綜合利用模式,績溪縣秸稈種菇致富模式
- 湖北第二大湖泊成為候鳥棲息天堂,寧夏啟動“愛鳥周”科普教育活動
- 案例:生態修復項目可行性報告及工程設計包含哪些內容?
- 第五屆綠博會籌備工作開啟,14部門聯合發布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規定
- 司法實踐案例:通過認購林業碳匯方式替代履行森林生態環境損害賠償
- 內蒙古優化農田林網配置和樹種,聊城生態修復項目獲綠化基金會批復
- 落實耕地保護制度:2022年耕地拋荒治理工作方案(資興市興寧鎮)
- 四川:設立首家冬水田研究院,出臺水田墾造工程技術指導文件
內蒙古優化農田林網配置和樹種
【中國綠色時報2022-06-20】內蒙古自治區依托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綜合考慮地區差異建設農田防護林,科學選擇適合當地條件的主要樹種和配置模式,優先選用表現良好的鄉土樹種,合理布局林帶的走向、間距和寬度,避免因樹冠過高或與排灌系統距離過近,影響無人機飛防等低空作業和排灌系統發揮功能,為改善農田小氣候、增加糧食產量和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圖為赤峰市松山區太平地農田林網。 敖東攝
內蒙古開展基層林草科技系列服務活動
為做好林草科技服務與科普工作,按照2022年內蒙古科技活動周暨全區第二十七屆科普活動宣傳周的有關要求,內蒙古自治區林草局組織開展科技服務基層、科技培訓和科普宣傳等系列活動,得到全區各級林草部門的積極響應。
一、啟動林草科技活動周暨科普活動宣傳周
日前,由內蒙古自治區林草局主辦、內蒙古林科院承辦,以“走進科技 你我同行”為主題的林草科技活動周暨科普活動宣傳周在內蒙古林科院樹木園啟動?;顒蝇F場以懸掛宣傳橫幅、設置宣傳展板、發放科普圖片資料及提供林草技術咨詢服務等多種方式,向公眾展示、介紹了林草科技創新成果、專利產品以及科技服務案例等內容。
二、組織專家赴基層開展科技服務
科技活動周期間,內蒙古自治區林草局組織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林科院等單位的專家赴錫林郭勒盟正藍旗、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圍繞草原生態修復、風蝕坑及沙化土地治理、荒漠化防治的對策與措施、沙生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特色植物種質資源保護等領域,開展科技需求對接與技術培訓服務。
在錫林郭勒盟,通過現場調研、座談交流、技術培訓等方式,專家與正藍旗林草局專業技術人員針對沙化草原生態修復技術措施、植物材料選擇、草原水蝕荒漠化治理技術、風蝕坑治理措施等關鍵技術需求開展對接服務。
在阿拉善左旗,專家與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林草部門及從事沙產業的自治區重點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代表圍繞沙產業發展、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荒漠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有害生物防控等進行了研討交流。
三、在基層開展林草實用技術培訓
在阿拉善左旗,舉辦了阿拉善荒漠肉蓯蓉標準體系宣貫暨沙生藥用植物栽培技術提升培訓班,邀請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呼和浩特綜合試驗站站長盛晉華教授、北京大學生態中心博士后張鵬程、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化處胡彩虹和阿拉善盟林業草原研究所專家王文舒,圍繞林草碳匯能力提升、阿拉善荒漠肉蓯蓉標準體系、地方標準制定、沙生藥用植物種植技術及研究等方面內容,為4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農牧民代表和企業、合作社人員展開培訓。培訓采取理論教學與現場培訓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讓更多基層工作者多渠道學習掌握相關方面的技術和知識。
在興安盟,舉辦了林果產業鏈培訓班,邀請遼寧果樹研究所研究員伊凱、興安盟林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韋勤和高級工程師顧義明,圍繞沙果低產改造提質增效技術、樟子松嫁接紅松提質增效技術、興安盟鄉村振興適宜果樹品種、果樹提質修剪技術等內容進行了培訓,興安盟各旗縣林草部門業務人員、發展林果業的鄉鎮業務骨干、合作社人員、企業人員共100余人參加培訓。
科技活動周期間,各盟市林草部門積極主動參與當地科技部門主辦的各種活動,以技術材料發放、技術咨詢、科技服務基層等形式參與并開展活動,將林草科技知識送到了基層,為生產一線人員和農牧民提供了技術服務。
聊城生態修復項目獲綠化基金會批復
根據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山東省林業局)消息,近日,“山東省聊城市礦柱林場生態修復”項目獲中國綠化基金會批復,成為山東省首個省級“互聯網 全民義務植樹”捐資項目。該項目建設地點位于聊城市礦柱林場,主要建設內容為在林場內栽植耐鹽堿的苦楝、檉柳等,增加林場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
捐資捐物是公民履行植樹義務的一種形式。設立“互聯網 全民義務植樹”捐資項目,目的是為公民通過捐資捐物履行植樹義務提供載體,推動形成全社會積極參與國土綠化、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綠色發展的良好氛圍?!吧綎|省聊城市礦柱林場生態修復”項目通過中國綠化基金會批復,近期將在“全民義務植樹網”上線,屆時社會公眾即可通過“全民義務植樹網”進行捐款,從而履行植樹義務。
下一步,山東省林業保護發展中心將聯合聊城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積極組織募捐,加強項目發布、項目宣傳、資金勸募、項目反饋等工作,組織實施好捐資項目,切實發揮“互聯網 全民義務植樹”在國土綠化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助力全省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涉農創業個人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點擊這里免費下載 2021熱點涉農項目及惠農補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