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十四五”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規劃:七項重大工程行動是關鍵!

【本文底部】掃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69農村創業:為2021新農人提供精選的涉農創業新項目,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隸屬:農村鄉村產業融合(第56/90篇)

2022年3月3日,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農產品規劃》),全面安排“十四五”時期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等,推進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的市場支撐。我國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總體處于起步階段,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產銷能力不匹配、設施建設滯后及運行效率較低。

“十四五”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規劃:七項重大工程行動是關鍵!

《農產品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供需適配、組織高效、暢通便捷、安全綠色、保障有力的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初步形成覆蓋農產品優勢產區、銜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對接主要消費市場的農產品產地流通網絡。展望2035年,形成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適應、與現代流通體系相匹配的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

《農產品規劃》明確,發展“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和田頭市場”三級產地市場體系,緊抓“優化市場布局,補齊設施短板,提升運營效率,拓展服務功能”四項工作任務,強化產地流通“主體、人才、技術、信息、標準”五個支撐體系,做好“促進產銷對接、完善價格機制、增強應急保供、引導產業升級、培育農業品牌、發展貿易合作”六項主要服務。

《農產品規劃》謀劃了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培育工程、農產品產地市場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等7項重大工程和重大行動,并提出系列保障措施,推進《農產品規劃》順利實施。

關于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培育工程專題

選擇40個農產品優勢產區,每個優勢產區培育1個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若干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和一批示范性田頭市場,壯大農產品經紀人、經銷商兩只隊伍,構建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農產品產銷對接渠道,塑強一批國家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農產品品牌,形成“三級產地市場帶兩支隊伍、建兩條通道、強三類品牌”的“3223”農產品產地市場流通發展模式,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戶持續增收。

下圖: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重點區域布局

“十四五”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規劃:七項重大工程行動是關鍵!

關于農產品產地市場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專題

在農產品優勢產區,與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行動和農產品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等加強銜接,鼓勵支持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和田頭市場建設規模適度的分選、預冷、冷藏、冷凍等設施設備,開展產后處理、源頭保鮮、產地貯藏、市場交易、物流配送等服務,提高產地冷鏈物流規?;?、集約化、組織化、網絡化水平。

關于“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專題

充分利用田頭市場,合理規劃和建設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服務站點,開展農產品分等分級、預冷倉儲、裝卸包裝等服務。在國家級、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改造具有集中采購和跨區域配送能力的農產品集配中心,作為農產品出村進城樞紐,配備預冷、低溫分揀加工、冷藏運輸等冷鏈物流設施設備,集中實現網銷農產品商品化處理、品控分揀、打包配送、統配統送等功能。

關于促進產業融合集聚發展與鄉村文化傳承載體專題

促進產業融合集聚發展。實施農產品產地市場融合發展行動,建立以農產品產地市場為依托、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為支撐、廣大農戶參與的農產品供應集散平臺,促進農產品倉儲物流、精深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集聚發展。拓展農產品產地市場功能,帶動企業就近發展中央廚房、主食加工、凈菜加工等業務,實現生產、加工與物流配送高效對接,降低經營成本。

打造鄉村文化傳承載體。深入挖掘農產品產地市場文化傳承功能,鼓勵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產業展覽館、博物館、民俗街、文化長廊,發展農事體驗、科普教育、觀光游覽、美食品鑒等業態,開發“后備箱”“伴手禮”等特色產品。結合中國農民豐收節及傳統農事節慶,舉辦展示展銷、趣味比賽、文化研學等活動,弘揚傳承中華農耕文明。

“十四五”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規劃:七項重大工程行動是關鍵!

關于農業品牌提升工程專題

1.農產品產地市場品牌提升計劃。支持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對標國際企業,制定品牌發展戰略,加強技術與管理創新,加大自主品牌發展,持續提升消費環境、流通方式和市場服務水平,打造10個具有較強知名度的企業品牌。

2.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聚焦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按照“精品化、特色化、國際化”原則,打造一批能夠代表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成就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帶動企業品牌和農產品品牌協同發展。

3.農業品牌營銷拓展行動。鼓勵農產品產地市場發揮平臺和渠道優勢,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組織開展全國性和區域性農業品牌營銷推介活動,帶動參加國內外知名展會和節慶活動,建立創意園、體驗館、文化館,組織開展貿易展示、公益活動、文化交流,提高營銷推廣效率。

關于“菜籃子”產品應急保供能力提升行動專題

面向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等城市群,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為抓手,引導各大中城市建立健全應急保供機制,將一批國家級、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確定為“菜籃子”產品保供主體,對接“菜籃子”產品應急保供生產基地、銷地批發市場、大型商超企業,確保重要節點、重大事件、突發情況“菜籃子”產品穩定供應,真正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關于農產品產地流通主體培育行動與市場標準化提升行動專題

依托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和學歷提升行動以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等項目支持,加強農產品產地流通主體培育,實施“千名經銷商、萬名經紀人”農產品產地流通主體培育行動,打造一支懂市場、會經營、善營銷、創品牌的農產品產地流通專業隊伍,形成一批農產品產地市場流通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聯農帶農為農服務,推進資源共享、信息互聯、標準協同等機制建設。

鼓勵和支持科研院所立足我國產業發展基礎,制修訂一批重點農產品產地市場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加強與國際標準的接軌。推動各地研編農產品產地市場地方標準,鼓勵各類經營主體制定一批企業標準,鼓勵有推廣價值的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上升為國家或行業標準。選擇10個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開展標準化基地建設,全面全程應用先進實用的農產品產地流通標準。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涉農創業個人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點擊這里免費下載 2021熱點涉農項目及惠農補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