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創新的海船,既可智能化養魚,還可海上旅游觀光!

【本文底部】掃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69農村創業:為2021新農人提供精選的涉農創業新項目,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隸屬:農村鄉村產業融合(第22/90篇)

科技日報】能深海養魚又可旅游,這樣的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真來了!5月8日,由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研發設計的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簽約建造儀式在中國船舶集團廣船國際(以下簡稱廣船國際)舉行。

本次商業訂單的簽約建造,標志著廣州能源所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技術產業化邁出了關鍵一步?!斑@是我所成果轉化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代表性貢獻?!睆V州能源所副所長孫永明說。

這種創新的海船,既可智能化養魚,還可海上旅游觀光!
簽約儀式。

深海養殖亟需科技力量支撐

近年來,我國海水養殖產量和海產品需求量均呈增長態勢,但海水捕撈總量不斷降低,養殖產量增速放緩。2020年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我國海洋水產捕撈量從2015年的1435.74萬噸減至2019年的1217.17萬噸,同期海洋漁業養殖產量從1796.56萬噸增至2065.33萬噸。同時,海水養殖產量的增長比例從2015年的3.7%減小為2019年的1.68%,這一定程度上說明傳統海灣養殖空間已趨于飽和,發展受限。因此,開發新型海洋漁業養殖技術與裝備,使海水養殖由港灣和近海走向開闊海域,已成為發展的必然選擇。

然而傳統養殖網箱因能源供給匱乏、抗風浪能力差、無法搭載現代化養殖設備等卡脖子問題遲遲無法走出港灣,過度的近海養殖導致水體污染、魚病多發等問題,都亟需科技力量支撐并引導其綠色高質量發展。

“為解決現階段傳統海上養殖缺能源、缺平臺、缺裝備的難題,我所基于40年的海洋能開發經驗和積累,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游平臺,并獲得了中國、歐盟、日本和加拿大等國的發明專利授權?!?孫永明說。該平臺將半潛式波浪能發電技術與深海養殖、海上旅游相結合,是一個集波浪能發電、養殖、旅游、通訊為一體的半潛式海上漁業綜合平臺。

突破技術壁壘 應用于深海養殖

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的誕生,關鍵之一在于解決了波浪能發電技術。

“大海波浪蘊含著巨大能量,如果把波浪能量提取轉變成電力,既可解決海上用電難題,也可支撐海上平臺運轉?!睆V州能源所海洋能研究室主任盛松偉研究員長期從事海上新能源平臺研發工作。

但將波浪能轉換為電能,談何容易呢?經過多年研發,盛松偉和團隊成功研制出鷹式波浪能發電裝備?!霸撗b備能提高發電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實現小浪況下間斷發電、大浪況下連續發電。并能快速組建海上漂浮式防波堤。此外,鷹式裝置在拖航時,水阻小、穩定性好,可滿足遠距離投放要求?!笔⑺蓚ソ榻B說,在此基礎上,他們相繼攻克了穩定平臺技術、錨泊系統等技術難題,研發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游平臺。

2019年6月,由盛松偉團隊所研發的、我國首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游平臺“澎湖號”建成,當年8月投放到廣東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珠海蜘洲島養殖漁場,至今已連續運行一年半以上,成功進行了金鯧魚、石斑魚多種魚類的漁業養殖示范。

這種創新的海船,既可智能化養魚,還可海上旅游觀光!
“澎湖號”拖航和維護狀態(上?。?。

“‘澎湖號’的能源自給自足,全部來源于海上可再生能源。擁有20人居住空間,搭載有海水淡化、污水處理、熱水器等生活設備,配備了自動投餌、魚群監控、水質監測和活魚傳輸等現代化漁業生產設備?!笔⑺蓚フf。

這種創新的海船,既可智能化養魚,還可海上旅游觀光!

“澎湖號”養殖狀態(下潛)。

臺風“偏愛”廣東,如何在惡劣海況下安全生產是深海養殖必須解決的問題?!芭旌枴边\行一年多里,經歷兩個夏季多個風暴及一次14級臺風正面襲擊,裝置在風暴中錨泊牢固、姿態平穩、監控正常,無網箱內魚群死亡現象發生。

在開展漁業養殖的同時,“澎湖號”積極推進海上休閑漁業活動。截至目前,其已累計接待參觀旅游3000余人次。

建成廣東首個商業化大型半潛式養殖旅游綜合平臺

本次開工的項目由廣州能源所研發設計,長80米、寬30米、高18米、養殖水體約3萬立方米,入級中國船級社,采用鋼質半潛結構,日常由海洋清潔能源供電,四角錨泊定位,具有良好的抗風浪能力。建成后將是廣東省首個商業化大型半潛式養殖旅游綜合平臺。

該平臺由廣船國際承建。廣船國際近年來充分發揮其裝備建造的技術優勢,積極投身于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在海洋養殖產業領域持續加大了科研力度。

項目交付后,將投放于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附近海域,開展漁業養殖和休閑旅游活動?!捌脚_計劃年底下水,將主要從事石斑魚、金鯧魚、軍曹魚和鮸魚等高附加值魚種的水產養殖?!标柦惆顫O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葛胤圻表示,在水產養殖的同時,結合陽江海陵島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半潛式平臺穩定寬闊的甲板空間,將把其打造為集海洋科普、潛水、沖浪等休閑漁業活動和海洋救助、海上看護為一體的海上基地,帶動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目前我們已完成多個型號的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游平臺的定型設計,接下來還有多個平臺在廣東乃至全國各地落地生根,為我國海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和海洋環境保護貢獻力量?!笔⑺蓚フf。

來源: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 通訊員 鄭望舒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涉農創業個人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點擊這里免費下載 2021熱點涉農項目及惠農補貼資料